The Baker Street Letters 
這個星期經歷了一個不甚好的閱讀經驗,就是由臉譜文化出版、麥可.羅伯森(Michael Robertson)的作品《福爾摩斯先生收(The Baker Street Letters)》。

 

相信只要是推理小說迷,十個人裡頭有九個人在書店看到以「夏洛克.福爾摩斯」作為書名與題材的小說時,一定至少會停下腳步多看一眼,小枚就是如此!看看寫在書底的文字:

 

「福爾摩斯先生已經退休,現正在英國南部鄉間隱居,專心研究養蜂事業去了…」多年來,位於英國倫敦的福爾摩斯故居,總會收到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,包括熱情的書迷、走失寵物的主人、無解懸案的調查者等等,最熱切的請求,希望名偵探能再次出馬,解決他們的疑難雜症。然而,這些來信總是得到上述這個制式的解答,直到一對兄弟打破了舊有的規矩…

 

對我來說,主題真的很吸引我,第一次看到有故事從這個角度來發展!加上乾淨充滿信件風味的美術設計、特別的包裹式包裝,讓我毫不考慮就買了它。

 

剛剛翻開書的時候,那份期待的心情又更高了,因為出版社隨書送了四張以貝格街為攝影標的的漂亮明信片,還有一張頗有質感、印著「SHERLOCK HOLMES - Consulting Detective」的名片,顯然出版社相當重視、也看好這本書的中文版呢;同時一開始的序幕,就以非常隱晦的方式開始帶出一場可能發生的陰謀,讓小枚非常期待可以隨著書中主角英國律師雷基.希斯一起開啟一趟全新的未知冒險。

 

而結果呢,感覺作者雖然設定了一個非常好的發想題材、以帥哥美女做為主角、並且將故事場景拉大到倫敦與洛杉磯兩個大都市,但真的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,而且結局很草率-如果那樣算是結局的話。

 

有一種讓人失望的懸疑,是讀者看到一半已經猜出那個被隱藏的藏鏡主謀是誰,但對小枚來說,這次的閱讀是另一種失望:隨著劇情發展,我覺得故事張力越來越小,只看到作者一直以英國人的角度在角色對話上酸美國文化,但疏於經營角色與故事深度。看到一半其實我已經不太想知道作者安排的藏鏡主謀是何許人也,甚至最後主角雷激發現誰是他身邊的內奸時,我真覺得不痛不癢。

 

兇手是誰?雷基與弟弟奈吉的關係如何發展?雷基與女友蘿拉的關係如何發展?是原本三個我希望在故事結尾可以讀到結果的故事線。最後除了第一個故事線有讓人不甚滿意的交代外,後兩個都沒有。

 

如果這樣是要為續集鋪路,那我想我應該不會有機會知道後續發展了,因為我不會買。

 

小枚很少看完書如此失望的,但覺得《福爾摩斯先生收》是充分的消費了福爾摩斯先生。這一點倒是很成功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