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悉又陌生,他快要忘記在「鑰匙球館(Key Arena)」出賽是什麼感覺。西雅圖,是他NBA職業生涯的出發點,如今他是聯盟得分王,剛帶領球隊打進NBA Finals,現在他又回到這裡。凱文˙杜蘭特(Kevin Durant)在側翼接球、起跳、準備出手,發現撲向自己的是蓋瑞˙裴頓(Gary Payton),以及他所帶領的主場球隊:西雅圖超音速。
2012年的奧克拉荷馬城雷霆隊VS 1996年的西雅圖超音速隊,地點是華盛頓州的西雅圖,兩支都打進NBA Finals的球隊要爭奪他們都沒能舉起的冠軍獎盃…嗯,這就是所謂「即使有100萬名爆滿球迷也看不到的對決」,當然了,相隔15年的兩支球隊怎麼能夠同場競技呢XD 這是小枚在過去一週的教召中,腦海中曾經突然浮現的構想。連長要是知道他的值星官鋼盔下的腦袋竟然在想這些事情,應該會覺得很傷腦筋吧!
除了構想突然浮現,覺得還頗為有趣外,另外一個小枚要比較這兩支球隊強弱的原因,是「神祕小枚秀」部落格要突破100萬瀏覽人次的門檻了。這不是什麼值得吹噓的事情,但也是持續累積所跨過的小里程碑。感謝痞客邦與大家的支持指教之餘,這種時刻當然要回到這個部落格的初衷,籃球,以及超音速隊。
所以,如果這兩支單一球季勝率都超過70%的球隊真能在球場上對抗一場球賽,誰會勝出?誰的球員名單比較好?從與1996年超音速隊的比較,看得出雷霆隊還能夠如何進步嗎?
控球後衛:裴頓(Gary Payton)VS 威斯布克(Russell Westbrook)
無論是以20世紀90年代或是現在的標準,1996年的裴頓都可以算是聯盟當中首屈一指的控球後衛。他是極少數真正能夠控制整支球隊攻守節奏的球員,也是罕見獲選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後衛,「手套(Glove)」綽號形容他的防守功力可說相當傳神。以48%的高投籃命中率平均每場攻下19.3分外加7.5助攻4.2籃板2.9抄截,裴頓的體能條件遠不如威斯布克,兩人的外線也都不算太靈光(這倒是滿像的),但裴頓在垃圾話連發的霸氣背後,卻有著極佳的情緒控制與判斷能力。這也就是威斯布克要向前輩,這位小枚最喜歡的傳奇球星,學習的地方。控球後衛的比較總分為15分,裴頓以15:12勝出。
得分後衛:霍金斯(Hersey Hawkins)VS 賽佛羅沙(Thabo Sefolosha)
與裴頓共同組成侵略性十足的後場陣容,綽號「老鷹(Hawk)」的霍金斯不但能夠防守,進攻火力也相當夠水準,單場平均15.6分排名球隊第四,總投籃命中率與三分球投籃命中率分別是47%與38%。與霍金斯相比,賽佛羅沙被球隊定位為防守大鎖型的功能球員,出賽時間也因為哈登的活躍而有所壓縮。小枚認為賽佛羅沙的進攻能量是被低估的,但數據上的比較顯然不如霍金斯。只能說兩人的定位與球隊的隊形不盡相同吧。得分後衛的比較總分為15分,霍金斯以12:8勝出。
小前鋒:施倫夫(Detlef Schrempf)VS 杜蘭特(Kevin Durant)
在印第安納溜馬隊連續兩年獲選年度最佳第六人的施倫夫,是1996年超音速隊的第三號人物。他是初代的「德國坦克」,體型與得分手段不如諾威斯基(Dirk Nowitzki),但某種程度上,施倫夫在球場上的功能更為全面,單場平均17.1分5.2籃板4.4助攻、總投籃命中率與三分球投籃命中率分別是48%與41%,可說是三巨頭當中的穩健因子。
當然,杜蘭特身為當代聯盟當中的最佳得分手,不論是NBA或是國際籃壇,他都能夠在球場上壓倒德國對手。施倫夫雖然很棒,但這個位置上他是守不住杜蘭特的,引用已經是老梗的笑話,大概只有威斯布克可以守住杜蘭特吧XD
小前鋒的比較總分為15分,杜蘭特以15:12勝出。
大前鋒:坎普(Shawn Kemp)VS 伊巴卡(Serge Ibaka)
阻攻王能夠擋下「統治者(Reign Man, 也有「雨人(Rain Man)」的諧音)」對籃框的狂暴攻擊嗎?1996年時的坎普前途看好,連續多個球季在得分與籃板項目都呈現持續進步的正向發展,投籃命中率56%、單場平均19.6分11.4籃板2.2助攻1.6阻攻,搭配靈活的運動能力與激情性格,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,都是極品大前鋒的等級。可惜坎普的激情不只在球場上,也發洩在球場下,啊,還有酒。
伊巴卡擁有相同出色的運動能力,但坎普在進攻方面的天分與手段,大概是他難以企及的高度。對照現在雷霆隊與伊巴卡簽下昂貴合約,更是顯現出當時超音速隊不願意在薪水方面展現誠意,真是豬頭…或者是當時坎普的私生活問題已經慢慢浮現了呢?總之,他是令人惋惜的傳奇啊。現在的伊巴卡不是當時坎普的對手,但希望他的最佳賞味期限還未到來。大前鋒的比較總分為15分,坎普以14:11勝出。
中鋒:強森(Ervin Johnson)VS 柏金斯(Kendrick Perkins)
雖然擁有傳奇般的姓名,但長相馬臉般的強森在職業生涯中只能算是個平庸的苦工,他在當時超音速隊當中的角色,某種程度上類似於賽佛羅沙之於現在的雷霆隊。相較而言,永遠臭臉的柏金斯在鬥志、站位判斷、進攻手段等各個層面上都優於強森,雖然數據不起眼,但他算是相當有價值的球員。馬臉VS 臭臉,柏金斯勝出。中鋒的比較總分為15分,柏金斯以11:6勝出。
替補陣容:柏金斯(Sam Perkins)等VS 哈登(James Harden)等
有趣的是,這兩位定位為第六人順序的球員,其實是球隊真正的中鋒與真正的得分後衛。柏金斯平均11.8分4.5籃板,總投籃命中率與三分球投籃命中率分別是41%與35%,他的價值在於外線突襲與提供板凳的進攻火力,這部分倒是與哈登相同,當然哈登的進攻能量以及球賽影響力(以及大鬍子造型)更棒,他絕對是顆不可能長久滿足於替補身分的鑽石。
順道一提,我很想看睡眼惺忪對抗臭臉的柏金斯對決,這…應該很有看頭吧XD
其他的替補球員方面,超音速隊還有堪稱「超音速先生」的麥克米蘭(Nate McMillan),紮實的搖擺人艾斯裘(Vincent Askew)、溫蓋特(David Wingate),以及肌肉棒子布里寇斯基(Frank Brickowski)。雷霆隊方面,大概只有柯利森(Nick Collison)扮演板凳席上重要且穩定的角色,射手庫克(Daequan Cook)偶有佳作,而形同打工的老將費雪(Derek Fisher)與還未歸隊的梅諾(Eric Maynor),暫且不算在內。
整體而言,當時超音速隊的板凳比較整齊,而現代的雷霆隊顯然是哈登撐起場面,比較總分為15分,超音速隊以12:11小勝。
主教練:卡爾(George Karl)VS 布魯克斯(Scott Brooks)
兩位主教練都能夠充分展現球員名單的特色與特長,也都能夠獲得主力球員的信服,例行賽出色的戰績、季後賽還不錯的表現,都顯示他們是有料的主教練。在這個比較上,小枚欣賞卡爾,但顯然有個人情感因素存在,因為不論是在超音速隊時期、密爾瓦基公鹿隊時期、其是現在的丹佛金塊隊時期,我實在太欣賞卡爾教練了。主教練的比較總分為10分,卡爾以9:8勝出。
結果,西雅圖超音速隊以80:76擊倒奧克拉荷馬城雷霆。
當時的超音速隊例行賽戰績是64勝18敗,僅次於無敵的芝加哥公牛隊(72勝10敗)。超音速隊在充滿激情的快速進攻背後,有著卡爾主教練所設計遊走於區域防守邊緣的防守陣式,他們與公牛隊的特色都是「強攻強守」,至今還是小枚心目中真正的強隊。
而雷霆隊呢,威斯布克持續在進步中,還得打得更有智慧;伊巴卡獲得大合約後,要設法在進攻面上有更突破與穩定的取分手段;整支球隊的防守強度,必須維持得更好。這三件事情,都不需要靠補強就能做到,需要的,是動機。
當年的超音速隊在進軍NBA Finals後,再也沒能再打進一次,小枚心目中的黃金陣容也很快就瓦解。那麼現在的雷霆隊,進軍NBA Finals一次後,能不能再打進第二次?能不能在最後舉起冠軍獎盃?
--
熟悉又陌生,杜蘭特回過神來,他走進切薩皮克能源球館(Chesapeake Energy Arena),看見他的隊友們。或許他們知道該怎麼做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