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之前提過,很高興波士頓塞爾提克隊沒有在交易截止日隨便的交易掉射手艾倫(Ray Allen),但綠衫軍後半球季的狀況確實不太理想。他們真的老了嗎?數字會說話!
昨天看完NBA.com專欄作家舒曼(John Schuhmann)寫的「Second half usually a sour one for Wallace, Celtics」,以數據分析的角度漫談聯盟中幾支球隊在四節球賽中的逐節表現。如同標題下的,下半場球賽中綠衫軍的表現,往往比上半場球賽糟糕的很多。
先來看看關於塞爾提克隊本季表現的事實吧( ( )中的數字代表聯盟排名):
第一節球賽綠衫軍的Off.Rat.(每100次進攻可供下的分數)是106.6分(12th),Def.Rat.(每100次防守會丟掉的分數)是98.7分(3rd),落差7.9分(5th)。
第二節球賽綠衫軍的Off.Rat.是109.6分(5th),Def.Rat.是95.4分(1st),落差14.2分(1st)。
第三節球賽綠衫軍的Off.Rat.是100.9分(19th),Def.Rat.是103.8分(18th),落差-2.9分(20th)。
第四節球賽綠衫軍的Off.Rat.是103.2分(18th),Def.Rat.是102.3分(6th),落差0.8分(14th)。
綠衫軍是全聯盟最強的第二節球隊,無論進攻或是防守表現都是全聯盟頂級。事實上,+14.2的表現是全聯盟任一支球隊在任一節表現中最出色的。但當中場休息結束、從休息室再回到球場上,一切就不同了。第一節與第二節表現都算是全聯盟前五名的綠衫軍,下半場的表現只能算是中段、甚至是後段班。
另一項事實是:綠衫軍是「上半場領先、最後輸球」球賽第三多的球隊,只有紐澤西籃網隊與費城七六人隊比他們多。塞爾提克隊已經打完的71場球賽中,有52場能夠在第二節結束時保持領先,而他們的25敗當中,有16敗就來自於這52場球賽。
年齡問題?可能有關聯喔。綠衫軍陣中四位有全明星賽資歷的明星球員賈奈特(Kevin Garnett)、皮爾斯(Paul Pierce)、艾倫、華勒斯(Rasheed Wallace)在下半場球賽的命中率都比上半場差,而既然華勒斯的大名被列進文章標題,表示他最誇張:上半場投籃命中率是47.8%、下半場是33%,是全聯盟出手超過200次的球員中落差最大的!
皮爾斯則是四位老將中落差第二大,從上半場的49.9%到下半場的44.2%。小枚是覺得還好。基本上還是有愛亂投三分球趨勢的華勒斯,該好好檢討自己的打法吧!
即使是強隊,每支球隊在各節的表現還是會有起伏。洛杉磯湖人隊擅打第一節(+10.9)與第三節(+12.5,1st),所以如果綠衫軍的模式是上半場打完領先、下半場苦戰守成,那麼湖人隊就是上下半場開場先打掛對手,領先分數放著慢慢花。
當然數字不能表示一切,像湖人隊這樣的強隊,第四節大幅領先形成垃圾時間、放手讓自己的替補與對手開放進攻的機會也大一些,可能也會形成第四節數字表現相近的表象。
再看看幾支球隊:奧蘭多魔術隊非常擅打第一節,亞特蘭大老鷹隊則是第二節與第三節相當出色、第一節與第四節較差。
而各節表現最穩定的三支球隊是鳳凰城太陽隊、猶他爵士隊與密爾瓦基公鹿隊,但很有趣的是他們很顯然是不同特色風格的球隊:太陽隊擅攻拙守,公鹿隊拙攻擅守,爵士隊則是少數聯盟中進攻與防守表現都排名前十名的球隊。
結論是:也許球隊各節表現的穩定與否,與球風無關,而是受球隊輪替調度是否能維持均衡的影響。
疑,年紀呢? ^^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