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Only Live Twice

「在西方要討論祕密之時,你們會把門窗完全關上。在日本,我們則是把所有紙門全都打開,確保沒有人能夠在薄牆的另一邊偷聽。」日本特務局首腦,田中老虎對龐德(James Bond)說。

這是由臉譜出版的伊恩.佛萊明(Ian Fleming)作品《你只能活兩次(You Only Live Twice)》的節錄內容,簡潔清楚地闡述了佛萊明先生所設定的諜報世界觀。小枚非常喜歡這句話,大學時代在木柵的文山區圖書館,愛不釋手翻閱這本小說的記憶還很清晰。因為喜歡007電影而看了幾本007小說後,深深覺得佛萊明先生筆下的第七號情報員,比大螢幕更具深度與魅力!

像是開頭那段田中與龐德的對話,所帶出的東西方文化差異,或者是詮釋書名含意的「你只能活兩次:一次在你出生之日,一次在你瀕死之時。(You only live twice: once when you're born, and once when you look death in the face.)」,這樣看似邏輯怪異、繞口,但又值得思考背後意義的對白,動作電影中很難看到,也是不太需要的。

但是電影「雷霆谷(You Only Live Twice)」也是部經典的龐德電影。這部1967年上映的系列第5作,由史恩.康納萊(Sean Connery)飾演第七號情報員龐德,赴日本調查神秘的太空船消失事件,進而揭發而且破壞「惡魔黨」首腦布洛菲(Ernst Stavro Blofeld)的陰謀。

全片充滿1960年代西方角度的日本風情,小枚特別喜歡同名片頭曲「You Only Live Twice」,旋律相當令人印象深刻。故事架構雖然大致與小說相同,但最嚴重的問題不在這個故事本身,而是延續到之後系列第6作「女王密使(On Her Majesty's Secret Service)」的時間順序。

在小說《你只能活兩次》中,龐德因為無法走出喪妻陰影,才被主管M派到日本出任務。電影中沒有這段設定,龐德在「雷霆谷」阻止布洛菲,並在續作「女王密使」任務完成後才發生新婚妻被槍殺事件。電影「女王密使」的任務是在瑞士阻止布洛菲的另一項計畫,但才在日本失敗的布洛菲,再次面對這位可惡的英國情報員以假身分真面目自投羅網,竟.然.完.全.沒.有.認.出.來!

就姑且以「因為『女王密使』中龐德與布洛菲都換演員,換演員就換腦袋囉!」作為理由吧XD

總之這個bug不是這篇部落格的主題,主題是以下這張今天無意間google到的海報:

You Only Live Twice

海報中右側的是抱白貓、指戴惡魔黨章魚戒指的布洛菲,系列電影中他一直沒有露臉,鏡頭都只帶到這隻白貓,如同海報。「雷霆谷」是布洛菲首次在大螢幕以真面目示人。海報左側是被日本美女搭肩的龐德,他的華爾特PPK手槍直指布洛菲,背後是線條勾勒的日本火山-

簡單線條、純色色塊來表現意象的簡約設計,加上最近很喜歡的黃色,真是深得我心哪,當下就決定要寫篇部落格,並且更換facebook的封面圖片-布洛菲別跑,我已經瞄準你了! 

arrow
arrow

    小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