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erry West

延續艾佛森的退休話題,分享一篇由NBA.com專欄作家包威爾(Shaun Powell)撰寫的短文:「道別,運動員最不可承受之重(For athletes, the hardest part is saying goodbye)」。文中分別介紹了幾位離開球場時晚景淒涼的NBA傳奇明星球員,當然還有幾位風光退休的案例。小枚覺得包先生的第一段文字,寫得真傳神。 

For athletes, the hardest part is saying goodbye, Posted Nov 27 2009 10:45AM

沒有人知道哪種方式或時機 離開球場是最合適的,幾乎每一年部份球員面臨退休抉擇時,這個說法都會被再次驗證。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,最困難的事情是征服那項運動,而其次就是離開那項運動。對於偉大的明星球員而言更是如此,因為當他們的體能已經衰退時,他們的企圖心仍然試圖一搏。

以常識來說,最棒的球員應該會有最棒的生涯結尾,因為他們(應該)已經賺了很多錢存在銀行,同時也享有球場上的成就。事實是,很少人會記得球員是如何退出球場的,只會記得他們在場上打得如何,而很多有所成就的明星球員多半不願意生涯尾聲只能窩在替補板凳,或者被天份只有他們一半高的隊友說來道去。因為這樣,我們大概可以想像為什麼艾佛森會選擇離開球場。他不想有個像在曼菲斯這樣的結局。

但是當我們回顧歷史,會發現其實明星球員的難堪結局多不勝數!大部分的原因是他們難以割捨身為職業球員所帶來的薪資,或生活習慣。

因此他們不退休,而是打到聯盟各支球隊捨棄他們為止。到了這個階段,這些明星球員經常在生涯末期就轉換了好幾支球隊,同時掙扎著爭取以往他們愛打多久就打多久的上場時間。這樣的狀況常常是讓我們感到難過也難堪的。

「天勾」賈霸(Kareem Abdul-Jabbar)的生涯末三年可能都是這樣的情形。因為他的經紀人給的錯誤投資建議,讓賈霸還得繼續為個人經濟問題打球。這位NBA史上的得分王,在生涯最後一個球季的平均得分只有10分。「小蟲」羅德曼(Dennis Rodman)則是被小牛隊老闆庫班(Mark Cuban,可能是籃球界最後一個能忍受小蟲的老闆)找進球隊後又唐突地被拋棄。「飛人」喬丹(Michael Jordan)雖然在生涯最後一個球季仍然有單場平均20分的成績,但相信他寧願他的職業生涯是在公牛隊1998年對爵士隊的冠軍賽經典跳投後就結束,因為當他離開巫師隊時,可說是一切都搞砸了。

還有嗎?當然!「魔術」強森(Magic Johnson)因為愛滋病問題宣布退休後,一度再次回到湖人隊陣中,但在球季開始前就因為隊友都表示擔心他的(與他們的)健康問題而草草結束。「人類精華影片」威金斯(Dominique Wilkins)生涯最後一季在魔術隊打球,平均得分5分,而且也跳不動。「非洲天王」歐拉朱萬(Hakeem Olajuwon)這位火箭隊先生,最後在暴龍隊可說是毫無貢獻。

最殘酷的結尾方式則是在湖人隊傳奇球星貝勒(Elgin Baylor)身上發生。因為膝傷問題,貝勒在1971-72年球季初期就離開了球隊陣容,但接著湖人隊連勝33場創下NBA紀錄,最後還拿下NBA冠軍。而貝勒整個名人堂職業生涯都與冠軍盃無緣。

但其實也不是大多的結局都是糟糕的。以下開始是好結局故事中的三個版本,他們離開球場的時機以及方式都很洽當:

「關鍵先生」韋斯特(Jerry West)在34歲的最後一個NBA球季時,仍然是一個很棒的球員。他仍然是該球季的聯盟第一隊成員,也入選全明星賽,同時帶著44%投籃命中率、平均得分20.3分與6.6次助攻。雖然他已經跟不上年輕快速的對手後衛,但普遍仍被認同是全方位的明星球員。

接著是「海軍上將」羅賓森(David Robinson)。當馬刺隊選進鄧肯(Tim Duncan)時,他(與大家)都很清楚自己作為球隊頭號人物的日子已接近尾聲,但他在生涯末端轉型成為很棒的防守球員與籃板手。他與鄧肯有很良好的互補與相互搭配,而在他的最後一場NBA球賽,他與球隊也再度的奪下NBA冠軍。

羅素(Bill Russell)的球技與塞爾提克隊的戰力在他的生涯最後一季都已呈現退化。1969年塞爾提克隊只以分區第四名作收,挑戰單季50勝也失敗,但羅素在季後賽再度發威,他們最後拿下NBA冠軍(他的第11枚冠軍戒)的那場球賽,他單場抓下35個籃板球。

羅素毅然決然的選擇退休,而非等到時不我與的被動時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